位于成都市新津縣興義鎮(zhèn)的翔生有機農場,擁有15000畝有機種植體系,超過300個來自不同地域和國家的有機作物品種。
這樣循自然規(guī)律,用心培育每一顆蔬菜的生態(tài)有機農場,自然俘獲了孩子們的心。
同學們乘坐著大巴車,
一路歡歌笑語,
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。

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,這么近距離地和這些蔬菜水果接觸還是第一次。所以,每當解說員講解到一處的時候,總會傳來孩子們的驚呼聲。
“請大家往這邊看,猜猜這是什么?”當解說員拋出這個問題后,同學們便討論開來。
“蘋果、桃子、獼猴桃.....”猜什么的都有,最后解說員給大家揭秘,原來是百香果。
大家都疑惑了,這種熱帶水果怎么能生活在這里呢?
原來是大棚給它提供了生長所需的溫度和濕度,讓它在四川也找到了舒適的家。
大棚里的有機蔬菜,果園里的獼猴桃、草莓......雖然還沒有成熟,但講解員依然從播種、灌溉、采摘等多方面給同學們做了講解和示范。
同學們也坐上了播種機、收割機體驗了一番。

又是一年插秧季。粑粑麻麻們,還記得兒時光著腳丫,在水田地里幫忙插秧,一屁股墩兒坐在水泥田里的樂趣嗎?
小子們!甩脫鞋襪,光著腳,奔向田野,插秧去嘍!
在聽完講解員對插秧方法的解說后,同學們快速跑到秧田里準備進行比賽。
然而事實上,秧田里的比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
當腿一旦陷入泥潭,拔出來非常困難,一定要掌握技巧,不然摔得人仰馬翻是再正常不過了。
最后,在農場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同學們逐漸學會了如何在田里插秧。
雖然全身上下弄的都是泥,但是一個個燦爛的笑容卻洋溢每個人的臉龐。
知道了我們一日三餐的大米原來是這么辛苦種來的,相信以后同學們吃起飯來會更香了吧。
午餐的食材全部來自農場的作物,同學們吃得津津有味。
吃完午餐,同學們不忘幫忙收拾干凈餐桌,擺整齊桌椅,這一系列舉動,讓農場的工作人員都豎起大拇指為他們點贊呢!
真棒!我們的小小少年,無論走到哪里,留給大家的都是有愛心、有責任的國際小公民形象呢!
靈動的孩子們走入鄉(xiāng)間自然,
像遇見最貼切的彼此,
彼時,
五識俱醒,知識鮮活,世界繽紛。
在這種實踐性的課堂模式下,
孩子們了解了不同農作物生長狀況,
插秧、開播種機、觀察植物,
小小少年們親身體驗了勞動的艱辛,
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,
對課本知識的接受度也大有提升。
自然深處,
此間少年,
探究世界樂無邊!